今年2月,杭州公安交警接到市民反映,钱江路江锦路口经常排长队,特别是早晚高峰,地图导航上显示这一段“红得发紫”。
杭州公安交警启动降紫行动,一个月后,情况明显好转。这背后是杭州公安交警的“降紫”行动在发力。
【资料图】
“降紫”其实就是降低路口的延误指数。在杭州公安交警的大数据中,每个路口的延误指数可分类成A-F级,其中F级代表延误指数最高、A级最低。对于梳理出来的堵点路口,设计了“一点一方案”的路口降紫行动。以钱江路江锦路口为例,经过四周的治理,高峰路口评级从F级(路口整体延误指数140)降至C级(路口整体延误指数30)。
调整红绿灯、可变车道、警力现场指挥
缓解路口拥堵
“降紫”行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保障在单位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让路口的通行效率最大化,缓解拥堵情况。在对路口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以10分钟作为一个切片,对50个“降紫”路口12个不同车道方向的延误指数、排队长度、停车次数进行数据分析,“一点一方案”细化信号配时、可变车道、待驶区、警力管理等措施。
根据切片分析结果,对规律性出现“紫色”路口提前10-15分钟采取干预,防止拥堵。如采荷路秋涛北路口工作日早高峰拥堵时间通常出现在7:55-8:05,于7:45起调整信号灯配时方案,预防瞬时大流量造成“紫色”拥堵。
针对短时间内流量流向不对称,短时开启“左转和直行”绿灯同时亮起,同时为防止对非机动车通行产生影响,安排TPTU队员在路口疏导指挥。如余杭塘路学院北路口,北口开启同放相位后,路口延误指数从83降低至70左右。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是典型的车道流量不均衡的表现。杭州公安交警积极挖掘现有车道资源。采用可变车道的方法,或者妥善地利用起公交专用道,让社会车辆在指定时间借用公交车道,来有效增加单位时间的通行效率。针对路口同一方向左直车道与流量不匹配情况,截至目前,在原16个路口39套可变车道基础上,新增了23个可变车道。
全市最堵的50个路口
已实现降紫21个
杭州公安交警梳理了通行最堵的50个交通堵点路口,通过综合施策使路口从严重拥堵的紫红色降至基本畅通的粉红色、绿色。“
行动开展以来,已实现“降紫”的路口21个,占42%;早高峰或晚高峰一个时段“降紫”的路口18个。尚未“降紫”的路口还有11个,主要集中在高架上匝道的相邻路口,如文晖路上塘路口、体育场路中河路口等。
杭州公安交警也将继续秉承“让老百姓少停少等”的理念,从路口到路段“寸土必争、分秒必争”,不断提升治堵能力水平,为百姓创造更加安全畅通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