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来华留学事业稳步推进,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培养越来越受到中国高等院校的重视。本文通过总结高校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的现状,从全球和国家、社会和高校以及学生个人的角度说明高校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提升的必要性,并从四个维度提出高校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提升的路径,希望对我国高校国际学生培养贡献力量。
(资料图)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提升路径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中国的国力日益强盛,来华留学事业方兴未艾。2018年,教育部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其中第一部分强调来华留学人才培养目标分为四个方面:学科专业水平、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1]。当前,高校均十分重视国际学生前三点目标的培养,在提升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方面仍有待加强。因此,如何提升高校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成为当前高校国际学生培养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当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力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急需深入探索的发展方向。
《规范》对“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的解释如下:来华留学生应当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1]。通过搜索中国知网发现,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培养中国学生的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或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等方面,对于我国如何培养国际学生的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的研究寥寥无几。作为《规范》中的明确要求,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希望能为我国国际学生培养和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高校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现状
班尼特(Bennett)在1986年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DMIS)被认为是全球胜任力三维度划分的理论基础,该模式利用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描述了对文化差异的潜在认知倾向变化:从民族中心主义向民族相对主义过渡,是一种不断适应现实社会中文化差异的能力[2]。2001年奥尔森(Olson)和克罗格(Kroeger)将全球胜任力大致划分为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维度,即学生须拥有足够的关于语言、文化及全球议题等实质性知识,关于开放、反刻板印象、复杂及客观判断等思维模式的感知理解意识,以及适应、共鸣、跨文化理解、文化融合等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技能,以便能在相互依赖的世界中进行有效互动[3]。
纵观中国高校培养国际学生的现状,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意识不足
当前,相当一部分国际学生存在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意识不足问题,他们在中国高校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自我文化和他国文化的区别,在学习和生活中我行我素,完全按照之前的思路处理事情,从而导致各种矛盾的产生,不仅没有与身边的老师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还影响了自己的学业,甚至部分学生在经历了Cultural Shock(文化休克)之后,没有调整好自己的身心,最终因此退学并回到自己的国家,这对学生本人和高校都是一种损失。
(二)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主观意愿不强
有一部分国际学生虽然在中国生活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他们与来自其他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并不想过多改变自己,自身没有适应社会不同文化的主观意愿,如有全英语教学班的学生在中国学习时不愿接受任何形式的中文内容等。此外,这一态度也容易引起跨文化冲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和专业学习。
(三)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知识与技能有待提高
很多国际学生在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前,就已做了充分的跨文化准备,例如会查阅中国的历史和风俗习惯,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等。可以说,他们有了一定的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意识和主观意愿,但真正来到中国,却很难将事先准备的知识应用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这大致是因为十几年的本国教育和生活理念已深入学生内心,短时间内无法有所改变。此外,高校注重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意识的培养,导致毕业学生缺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作和生活能力。
二、高校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提升的必要性
据统计,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万余名来华留学生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004所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学习,与2010年数据相比增长了85%。目前,中国已成为国际学生主要留学目的国之一[4]。来华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培养好国际学生,让国际学生成为参与国际事务的国别通、区域通和全球通,让他们学成后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是培养国际学生的高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提升高校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是全球及国家战略的要求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各国越来越重视对青年一代全球视野和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期望未来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和地位,满足未来世界的需求,为自己国家争得一定的话语权。
早在1988年,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CIEE)发表了《为全球胜任力而教》的报告,全球胜任力理念开始萌发,并被纳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中[5]。与全球胜任力评估紧密相关的教育培训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合作早已有之,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由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起,2017年12月12日,OECD与哈佛大学联合发布《PISA全球胜任力框架》(PISA Global Competence Framework),正式提出将“全球胜任力”纳入2018年PISA测试项目之中,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反响[6]。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当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些都为来华留学教育带来空前的历史机遇。为了进一步鼓励我国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全球胜任力方面的培养工作,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发布,提出把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7]。这不仅对中国学生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对高校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学生提出了期望。
(二)提升高校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是社会和高校发展的要求
当前世界,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任何一个国家的人要想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崭露头角,都不可避免要与来自世界其他国家和文化的人一起工作、学习、生活。另外,21世纪也是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问题也更加显现。在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保持对彼此的相互尊重和欣赏,能有效解决交往中的冲突和误解。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教育正是对国际学生全球意识的培养和指导,有利于未来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新冠疫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贫富差距等诸多关系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性挑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早已超越了区域和国家的界限,成为需要全人类携手解决的共同问题[8]。
此外,高等院校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需要不断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学生,只有毕业的国际学生发展得好,才能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高,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前来求学,如此才是中国高校国际高等教育的良性循环。当前,各高校努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更要不断提升国际学生的全球竞争力,使之成为国际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提升高校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是社会和学校发展的要求。
据了解,目前中国高校中,仅有北京的几所高校对此进行过理论和实践研究。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发布《清华大学全球战略》,首次将“全球胜任力”纳入人才培养核心目标[9]。此外,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其附属小学对基础教育中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做了研究和探讨[10]。
(三)提升高校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是学生个人成长的要求
国际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求学,除了对中国的向往以外,也是对在中国能够学到傍身技能的一种肯定。国际学生学成以后,大多数会回到自己的国家,也有一部分选择留在中国发展。无论回国还是留在中国,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的培养对学生自身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当前或将来,国际学生面对的是来自全球各地的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所以他们需要更广阔的全球视野,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及文化等,要想更好地立足,必须体现出一定的跨文化尊重和理解。一方面,拥有较强的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能够帮助国际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谋求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交往和学习;另一方面,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能够让学生在国际化浪潮中更好地谋求发展和提升,拥有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具备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条件。
三、高校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提升的路径
高等院校是国际学生的主要学习基地,也是培养他们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的主要阵地。我国全球胜任力教育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旨归,通过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新时代青年为推动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8]。在国家发展大局的引领下,高校需要发挥育人主战场的核心作用,在以下若干方面提升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
(一)做好课堂教学与实践,成为国际学生人生“领路人”
目前,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各大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学校均为国际学生提供中文类课程和中国概况以及中国文化类课程,在上海的高校,甚至提供“沪语”类选修课,这些课程能够有效帮助国际学生了解中国,更好地在中国学习和生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以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心健康为目标的课程思政在高等学校普遍展开[11]。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存在重教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现象。笔者认为,在高校国际学生群体中开展国情教育,落实全员育人理念,在课程中体现价值引领以及知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教师在给国际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适应变化的世界,如何在国际社会中立足,尽力使国际学生能够成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
部分高校在毕业年级设有实习环节,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显得更为重要。实习情境与学生毕业后真实工作环境类似,因此,在实习实践环节,必须加入国际学生全球胜任力培养的目标和具体做法。
(二)组织课外专业化活动,拓展国际学生“新视野”
要想让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动等全方位的核心要素有所提升,必须精心组织课外专业化活动,积极拓展国际学生视野。例如,组织去当地相关领域的跨国企业和国际组织参访或短期实习,在见习中提升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组建国际学生“中国文化宣讲团”,挑选有意义且能引发共鸣的中国故事,通过国际学生的声音传播出去,既能构建良好的中国形象,也能提升学生的跨文化和国际胜任力;推动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让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交流,并真正了解中国的现状;组织国际学生到非本文化圈的国家进行短期访学、实习或成为国际志愿者,在当地生活和学习的同时,了解其他国家文化;多鼓励国际学生参加国际性会议,在会议中提升知识素养的同时,也了解世界各地相关领域的前沿;组织MINI-EXPO、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华诗词朗诵大会、中国共产党党史学习教育交流等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文化差异,无形中提升国际学生和中国学生的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
(三)用好第三课堂平台,丰富国际学生网络“生活圈”
近年来,高等学校面向学生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内容不断巩固、优化和创新,成为如今高校学生培养的主要阵地和重要形式。然而,学生第三课堂的建设也不容忽视。目前,学界对第三课堂的定义尚未统一。笔者认为,第三课堂泛指任何形式的网络教育,区别于第一课堂的课程教育及第二课堂的课外活动与实践教育。
在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因此,高校应重视网络育人,在第三课堂教育中,应引导国际学生关注世界各国的时事动态,尤其要了解自己国家的发展,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培养自己的全球意识。学生也应积极关注奥运会等国际赛事,了解各国体育文化,培养自己的全球理念。作为目前高校育人重要阵地的微信公众号,理应发挥强力作用,在重要时间节点发布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双语推送,邀请国际学生发布自己在中国学习和生活感受的视频等。
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传递不同的教育理念,发挥不同的教育功能,它们分工明确且各有侧重,但往往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第三课堂的内容对于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培养精英化教育管理团队,打好国际学生成长“组合拳”
国际学生能否成长为具有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的优秀学子,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团队的素质密不可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全球意识的管理人员或教学人员能够引导和教育出一名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学生。
因此,高等学校应该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的教育管理团队,采取跨国访学交流、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培训等方式提升教育管理团队的意识和技能,这样他们在与国际学生的互动中才能游刃有余,在教学和管理的同时,提升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意识,培养他们的主观意愿,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
来华留学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在新时代背景下,“提质增效”和“健康发展”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神圣使命。提升高校国际学生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必将培养更多优秀的国际学生,只有优秀的国际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才能不断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声誉。中国一直在不断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多边机构的合作,为全球教育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作者陶伟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专职辅导员;成琳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吕斌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国际学生部副主任、国际学生专职辅导员)
参考文献:
[1]于书诚,沃国成,郭丽.新时代高校来华留学管理工作实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20.4.
[2]ARLT. The developmental model of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DMIS)[EB/OL].(2017-11-05)[2020-12-10].http//www.arlt-foundation.org/blog-post/the-developmental-model-of-intercultural-sensitivity-dmis.
[3]OLSON C L, KROEGER K R. Global competen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1(2):116-137.
[4]贾兆义.新时代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路径指向[J].中国高等教育,2021(07):22-24.
[5]滕珺.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怎么看?怎么办?[J].上海教育,2016(29):48-51.
[6]谭卿玲.全球化背景下学生全球胜任力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03):127-140.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意见: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EB/OL].(2020-06-23) [2022-02-04].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06/t20200623_467784.html.
[8]孙成梦雪.面向未来的全球胜任力教育:回顾与反思[J].重庆高教研究,2021,9(04):118-127.
[9]唐雁.全球胜任力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全球化视野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1(22):5-8.
[10]滕珺,张婷婷,胡佳怡.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美国国际教育的政策变迁与理念转化[J].教育研究,2018,39(01):142-147+158.
[11]沈庶英.来华留学课程思政:基于学科交叉的统整建构[J].教育研究,2021,42(06):92-99.
来源:《神州学人》(2023年第7期)
作者:陶伟 成琳 吕斌